中方县白沙溪村:小伙回乡养马蜂 特色产业促增收
2025-04-16 15:16:5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杨丽群 | 作者:杨森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200

中方融媒4月16日讯(记者:杨森)4月15日,记者走进中方县花桥镇白沙溪村,见到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彭章裕。彼时,他正全神贯注地为自家养殖的马蜂准备特殊 “早餐”—— 蝗虫。他双手灵活,仔细地将一只只蝗虫清洗干净,口中念叨着:“这蝗虫可是马蜂的绝佳食物,必须清洗干净,才能保证马蜂吃得健康。” 彭章裕对待这份工作的认真劲儿,让人感受到他对养蜂事业的热忱。

走进养蜂大棚,排列得整整齐齐的蜂箱令人眼前一亮。彭章裕轻轻打开蜂箱,将清洗好的蝗虫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。他耐心讲解道:“这片区域是蜂的活动空间,蝗虫就投放于此。蜂箱内部是马蜂搭建巢穴的地方,上方专门用于给马蜂喂蜂蜜水,后方则是它们自由穿梭、飞行的广阔天地。我们基地目前共有300多箱蜂,别小看这些蜂箱,在半年时间里,单个蜂箱能产出30至80斤蜂蛹,这可是实实在在的‘致富密码’。”

在谈到经营模式时,彭章裕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:“现阶段,我们主要将蜂群出售给农户养殖,一窝的售价在400元左右。同时,营养丰富、备受市场青睐的蜂蛹也对外售卖。其实,我对马蜂养殖的热爱追溯到初中时期,那时就对它们产生了浓厚兴趣,毕业后便一头扎进这个行业,不断摸索前行。”

历经8年的辛勤耕耘,彭章裕的马蜂养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他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深入钻研的精神,将这份热爱转化为丰厚的经济回报,每年收入稳定在20至30万元。彭章裕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,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,带动周边农户投身马蜂养殖产业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,农户们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。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特色养殖的广阔前景,纷纷加入其中,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责编:杨丽群

一审:杨丽群

二审:蒲书琴

三审:钦佩
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